您好,欢迎来到山东热线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山东热线 > 山东资讯 > 正文

建筑垃圾资源化,城市建设新方向

山东热线 发表日期: 2019-08-27  文章来源: 未知  我要投搞

一、建筑垃圾处理概况

建筑垃圾是指人们在从事拆迁、建设、装修、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、废旧混凝土、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。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建筑业也得到快速发展,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,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/3以上。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,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,露天堆放或填埋,耗用大量经费和资源,同时,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。

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在日本、美国、荷兰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,且资源利用率达到95%以上,实现了完全的变废为宝。然而,在我国实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%,因此,建筑垃圾再利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。

2015年4月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正式发布。《意见》要求,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,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。发展循环经济,按照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的原则,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、农业、服务业体系,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。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,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

二.实践内容

为了解济南建筑垃圾处理现状,深入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途径,8月20日到22日,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“建筑垃圾分类回收与再利用”实践团队赴济南市,开展了为期3天的实践调研。实践团队一方面到济南市政府、渣土处理处、高新区委员会等负责处走访,了解建筑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式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,另一方面深入基层,实地考察工地建筑垃圾回收处理情况。

通过调研,团队了解到,建筑垃圾是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,济南市区每年因工程建设、拆迁、城市绿化、装饰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多达3000万立方米,其中以工程渣土为主,还包括施工垃圾、拆除垃圾、装饰装修垃圾等。目前,济南市大部分建筑垃圾只能掩埋,但济南渣土处理填埋场有限,全市12处渣土场在可以预期的将来将被填满,垃圾处置难题亟待破解。由于城市空间有限,随意抛撒、堆放、填埋建筑垃圾等行为对大气、土壤、水质产生了很大影响。同时,由于建筑垃圾排放不规范、建筑垃圾运输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、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薄弱、95%的建筑垃圾没有得到利用、监管合力未形成、未有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,建筑垃圾良性利用受到很大影响。

据实践团队了解,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很多,例如:直接利用、地板填充、园林、工程渣土回填、发往城市周边临时销纳场、堆房造井等。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过分拣、剔除或粉碎后,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;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,可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、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、墙板、地砖等建材制品。利用废砖瓦生产骨料,可用于生产再生砖、墙板、地砖等建材制品;渣土可用于筑路施工、桩基填料等;对于废弃木材类建筑垃圾,尚未明显破坏的木材可以直接再用于重建建筑;废弃路面沥青混合料可按适当比例直接用于再生沥青混凝土。

目前,济南城市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,主要以填埋为主,对于一些对环境有巨大危害的装饰装修垃圾,如重金属、油漆等有毒物质,会进行单独无害化处理。城市建筑垃圾的运输由经过审批的渣土车运输,目前已经统一协调管理,大幅度减少了洒、落、扬尘、噪音等问题,运输时间段也从晚上逐步调整为以白天为主,更好协调运输产生的噪音与居民居住之间的矛盾。

针对建筑垃圾问题,济南市于2018年3月出台了《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》,实行名录管理,济南市所有建筑垃圾的处理都要经过审批才可以进行。管理部门会进行实地考察,收集资料,发放企业征求来确保企业公司的合法性。尽管如此,济南市的城市建筑垃圾问题仍旧困难重重,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问题依然任重道远。

三.实践总结

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团队成员收获良多,受益匪浅。建筑垃圾的处理及回收利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垃圾所造成的资源、能源的浪费,减少乃至逐步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,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循环可回收利用,改变了建筑施工的传统作业习惯,是做到文明施工特别是“绿色施工”的主要措施之一。

让建筑垃圾"变废为宝"是一项社会性的事业,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不再是梦想,而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美好家园。除了建筑业企业不断探索、助推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、装修垃圾处理体系,我们还期望扎实学好专业知识,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作为一项重要课题,以自身实际行动助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,谱写城市发展新篇章。

(来源: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:张慧明)